2022年医生和护士会很难:离不开的体制,涨不了的工资

2022-02-18

温馨提示:划到文末,免费领取【15大科室最新中英临床指南


有医生表示:“有的时候患者太多,连上趟厕所都是奢侈的”。


医院的就诊压力不断攀升并不只是医生的直观感受,大三甲医院感受尤其明显。


根据全国大医院门诊量数据:2016年门诊量超过400万人次的仅有20家,到了2020年,数量已经增加至34家。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9年,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人数达到87.19亿人次,比2018年增长4.94%,比新医改启动的2015年增长了13.36%。



张文宏也要连续出诊10小时


2020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门诊量超过480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30.08%。


看病到深夜是华山医院医生的常态。根据新闻报道,2021年底,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在出诊的日子里要连续看病10多个小时,基本顾不上休息和吃饭。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陈连军甚至365天全年无休。


明明是血肉之躯,结果都成了钢铁战士。医生累,护士更忙。


疫情期间感染患者人数陡增,基本诊治之后,医生也就去病房视察一下,大部分工作量都是护士来承担的。加上也有患者不配合,护士也有苦难言。


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是医护人员的常态了。



如果能重新开始,我不会选择医生


“医生越老越吃香”,但也不是所有医生都这样。北京石景山一家公立医院的内科医生表示:自己这份工作最多也就是个“旱涝保收”,年关前后,工作压力也会更大。


近两年很多人因为疫情就地过年,春节假期值班医生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年轻医生经验少,再说也不能老让年轻人冲在前面,所以年资高的专家也陆续接到更多的转诊患者。


然而,医院常年人满为患,看也看不完,医生承担巨大医患纠纷风险之外,收入也差强人意。



收入增长缓慢,灰色地带风险太大


更让医护人员心理不平衡的,是不匹配的收入。


之前网上流传着一张三甲医院正高级别骨科医生的收入明细:基本工资、季度奖金、年终奖、飞刀、讲课、会议等各类项目加在一起,年收入约为200万元。但其中讲课、会议、项目收入占了大部分。


对于大多数普通医生来说,那些钱是他们赚不到的,只能从医院拿死工资。调查显示:全国136家医院的2万多一线临床医生,对自己收入不满意的比例超过7成。


医护人员涨薪的呼声逐年增加,但实际的推进落实却相对缓慢。


阳光收入不高,一些医生就开始游走在灰色地带。中国的医疗服务有很细的划分,小到一次注射、一次换纱布,都制定出了明细价格。但是这些钱并不是直接支付给医务人员的。患者向医院付费,医院再进行二次分配,这其中就有很多不合理的部分。


例如,患者花费三、四万元做手术,其中药费、器材费等占了很大部分,真正的手术费可能只要一万左右。而且这一万也不是全部都作为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医生想要从真正体现劳动价值的手术费里赚回自己的“手艺钱”,几乎不可能。因此才会诞生出大量的回扣问题。


但是,2018年以来医疗反腐之风越刮越猛,有同事因为收回扣被发现,被停职三年,现在很多医生也不敢冒这个险了。


随着反腐和医院管理的加强,医生收入的另一项重要来源“科研经费”也得到严管。国家卫健委2021年3月披露的公共预算,部属40多家公立医院2021年的预算数为38.40亿元,比2020年执行数减少72.92%。


全国都在开始“过紧日子”,医生的日子也不会太松。



不明朗的未来


“现在医院招人也没有以前容易了”。


据了解,部分医院确实存在招聘困难的情况,2021年4月,安徽无为市人民医院的多个医生岗位招聘,因为无人报考以及报考人数不足不得已取消。388人报名笔试,却有近200人缺考。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北上广一线城市。深圳一家医院的表示:现在互联网发达,现在的孩子也都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拼命努力很多年还不赚钱,哪还有人来学医。


不仅如此,深圳等城市也在如火如荼地取消医生编制。“新招的医生都没有编制,有编制的都在挣扎,没编制的,招了以后也很难留住现在,深圳形成的局面便是,普通医护人员流动性更高,招聘难,留下更难。


有地方已经开始“招安”没编制的医生,2021年12月,河北省卫健委发布《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医改经验的工作方案》,明确用好编制资源,将符合条件的编外人员纳入编制管理;2022年1月24日,广东卫健委也发布了类似的政策,在“广东学三明”的医改文件中,明确表示编外人员择优入编。


医生的未来到底是加强编制,还是取消编制,目前尚不得知。但医生脱离体制,发展机会大概率不容易太好。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这可能就是当下中国医护人员最尴尬的现实。





独家福利·免费领取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进行临床实践的同时把科研也搞上去!为了提高各位的时间利用效率,助力临床实践与能力科研提升。


中标组联合复旦大学科研主任,花费近1个月的时间,通过搜索国内外学会以及各大期刊官方网站,将最新中外临床指南以及不同影响因子区间的病例报告范文整理分类,为各位精心整理了一份超实用临床资料干货:



价值¥299的【最新临床指南+病例报告范文】
限前149名,免费

助力高效临床实践
强化医学科研输出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回复关键词【指南报告免费领取!

点击在看,助你临床更进一步!